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国内要闻 >

李克强 发挥临港临海区位和产业优势

  • 2007-06-04 10:39
5月25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到大连市进行工作调研。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临港临海优势,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业布局,使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各类生产要素向港口和海湾集中,围绕大型装备制造、大件下海和海洋工程等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临港临海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为辽宁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省委常委、秘书长曾维,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参加调研。

    初夏五月的大连湾畔,海潮荡漾,槐花飘香,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李克强一行来到位于大连湾甘井子区的棉花岛,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和建设工地,考察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在详细了解大连市“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规划布局有关情况后,李克强指出,大连最大的优势是临港临海,有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大连“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既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前沿阵地,也是构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浓墨重彩之笔。要把着眼点放在发挥临港、临海优势上,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引进和发展对海岸、对港口依存度较强的装备制造业项目和配套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临港、临海概念相似但内涵不同,要依据各自优势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建设临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主要是依托公共综合港口和现代物流条件,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要充分发挥大窑湾保税港区的作用,大窑湾和毗邻开发区要以现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为基础,增强汽车整车配套能力,并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建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主要是充分发挥大连湾较好的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深水岸线优势,依托自有专用码头以发展大型装备和大件下海,重点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大型起重运输和工程机械、大型冶金石化设备和海洋工程。要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搞好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总体规划布局,继续推动重点大型企业的联合重组和搬迁改造,扶持装备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形成有效的协作配套体系,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聚集度,尽快形成聚集发展效应。

    大连船舶重工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工地,呈现出一片火热的生产情景。焊花飞舞,工人们忙碌有序。吊车升降转动,各种工程机械往来穿梭。一座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正在装配。李克强站在码头上,详细询问企业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形势,鼓励企业抓住当前装备制造类产品市场旺盛的有利时机,推动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修船基地。放眼港湾,一艘艘巨轮首尾相衔停靠在码头,进行修配。李克强考察了企业自主设计和建造的30万吨级浮船坞,详细了解船坞使用情况。得知企业正在筹划建设海洋工程制造基地,李克强十分高兴。他对当地负责人说,海洋经济是正在崛起的朝阳产业,发展海洋工程,市场潜力巨大,必将大有作为。要紧紧抓住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修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有利时机,着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海洋工程装备。要走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路子,加强海洋勘探、开采及加工成套装备的研发生产,进一步提高海上石油钻井、采油平台建造能力,不断增强配套和服务水平。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公司,主要生产大型、超大型成套机械装备,产品多是几百吨乃至数千吨的“大块头”。看到企业利用厂区三面临海优势修建了3000吨级专用码头用于大件海运时,李克强十分赞许,他说,要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重型装备制造业在临海地区布局,使大型装备直接装船下海,促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缩短运输周期,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李克强在调研中反复强调,加快发展临港、临海产业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力、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向沿海地区延伸,增强沿海地区项目承载能力。要加快临港临海产业聚集区公用制造平台、公用研发平台、金融服务平台这三个平台和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生产要素流动。要把沿海地区产业园区建设和沿海城镇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并进的理念,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制定完善鼓励临港临海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融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