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国内要闻 >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世界第一

  • 2022-07-22 11:39

 

我国共有18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


今夏,让我们凝望这些中华农耕文明“活化石”
 
  有一种鱼,从稻田“游”进了全球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种鱼在稻田里长大,因为肉嫩味美,鳞软可食,当地农民视其为珍品,甚至作为嫁妆赠送给出嫁的女儿。
 
  近日,这条来自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鱼,再次展现在世界面前。7月18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2002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目前,中国以18项位居各国之首。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既是有形的物质载体,也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独特魅力。
 
  最新考古证据显示,早在约一万年前,我国南方的先民就开始栽培水稻,而北方的先民则开始栽培粟和黍。两套独立发展的农业体系,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孕育出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文明。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对端稳饭碗从来没有放松。而古老的农业文化遗产依然在滋养百姓,永葆生机,并不断迸发出新活力。
 
  实实在在的增收账

  目前,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能带来10%至30%左右的农产品品牌增值,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当地居民的直接收入贡献率接近40%
 
  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一方方鱼塘犹如碧玉打磨的明镜,映照着天光云影,分隔开它们的,是一条条阡陌小道,小道上栽植着成排的桑树。
 
  2500多年前,湖州先民巧妙结合当地“植桑、养蚕、蓄鱼”三大农业生产,深挖鱼塘,堆泥为基,逐步发展出“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复合生态农业系统,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几乎“零污染”。
 
  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桑基鱼塘的经济模式逐步成熟。据明代浙江归安县(今湖州市吴兴区)沈氏所著的《沈氏农书》记载,“池蓄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雍桑,鱼,岁终可以易米,蓄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可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
 
  桑基鱼塘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方式的典范。2017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同一年,杨红梅停下了外面的生意,回到和孚镇荻港村,在荻港老街上开了一家“陈妈妈青团店”。如今,杨红梅家里有鱼塘,店里卖糕点,自己还有旅游讲解员的工作,生活有滋有味。“我们村养的鱼都是绿色生态产品,不愁销路,过年送人也特别有面子。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荻港村党委书记杨升辉告诉记者,村里以桑基鱼塘系统为依托,以鱼桑文化为载体,通过开展“鱼文化节”和系列研学活动,引进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桑基鱼塘农产品加工项目,研发生产“桑陌系列”特色鱼桑小吃,打造荻港美食一条街,不断延伸拉长鱼桑文化旅游产业链。去年,全村吸引游客约80万人次,带动旅游和土特产销售超亿元,实现产村融合、村强民富。
 
  “我家共有400多棵香榧树,其中有30余棵香榧古树,年产三万斤左右,每年能给家里增收50万元。”浙江绍兴诸暨市赵家镇东溪村村民宣鑫灿告诉记者。
 
  东溪村位于会稽山腹地,是著名的香榧产区。宣鑫灿祖辈三代以种植香榧为生。如今,他创立了香榧品牌翠生园,在自己种植加工销售的基础上,带动当地村民一起种植,并统一收购,加工销售,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香榧是我国独有的珍贵经济生态树种。2000多年前的浙中北,会稽山脉,绍兴先民种榧造林,挑选野生榧树中的优质个体,通过人工嫁接培育出集食用、药用、油用、材用等用途于一身的优良经济树种“香榧”。聪明的先民们还在林下间作杂粮、蔬菜、茶叶、牧草等,既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降温增湿、调节气候。
 
  历史上,会稽山的香榧闻名遐迩,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留下了赞美会稽山香榧的诗:“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据统计,绍兴当地保护香榧面积达5万多亩,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榧树达2.5万株,千年以上的珍稀古榧树2700多株,香榧产量占全国的60%。
 
  2013年,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于诸暨市的中国香榧博物馆于2016年开馆,是国内首个研究香榧历史文化、展陈香榧苗圃树种的实践基地。馆长金航标介绍说:“香榧集果用、药用、油用、材用、观赏和环保等多种用途于一身,是山区人民的宝贵财富。”
 
  2021年,绍兴全市香榧行业总产值达16亿元左右,4万余户榧农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本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专题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明介绍说,目前,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能带来10%至30%左右的农产品品牌增值,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当地居民的直接收入贡献率接近40%,吸引了一批人返乡就业。
 
  人与自然和谐的智慧传承

  “我们几千年前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这是中华农耕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山头绿树摇曳,山腰梯田成垄,一湾清溪从山间泻下,溪边是幢幢民居。7月19日上午,在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村民吴勇强正在自家田地里补放鱼苗。“我们村种的大米、养的鱼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鱼吃稻花和害虫长大,还能给水稻施肥松土。”
 
  在龙现村,村民在4至5月向稻田里放养鱼苗,到秋收捕捞,平均每条重7到8两。吴勇强介绍说,现在水稻亩产在800到900市斤,鱼每亩出产100市斤左右,平均的售价分别是6元一市斤和60元一市斤。不少食客认为,青田的“稻田养鱼”,口味不亚于海里鲜美的黄鱼。
 
  “稻鱼共生是当地村民千百年传承保留下来的农业种植经验和生活方式,它的精髓是田尽其用,遵循天人合一之道。”方山乡乡长李怡乐说,“这是一种循环的、生态的农业种养方式。”
 
  1200多年前的浙东南,青田先民依山开垦梯田,田里种稻,稻下养鱼,培育出地方特有品种——软鳞味美的稻田田鱼“瓯江彩鲤”。一田两用、稻鱼双收,在耕地匮乏的山区撑起“饭稻羹鱼”的田园梦。
 
  “白水当门稻遂深,过雨忽翻金碧影”,明初刘伯温这样描绘稻鱼相依、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经过千年的累积沉淀,当地形成了以“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鱼粮共存”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种养模式,既改善了山区人民的生活,也让山区人民萌生感恩自然之意。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叶明儿说,这套系统充分体现了当地农民的智慧。
 
  “山区稻田水温低,不利于水稻萌蘖,老祖宗就把鱼放进去。鱼经常游到稻根边上觅食,不但能吃掉虫卵,还能刺激水稻萌蘖,这样稻子产量就提高了,鱼也养好了。农民不但能够多收稻谷,还有了鱼这种新的蛋白质来源。”叶明儿介绍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之所以能够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因为它能够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山区农业提供借鉴。
 
  “我们几千年前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这是中华农耕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叶明儿以“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为例说,当地地处太湖南岸的低洼地带,夏天容易受到太湖支流东西苕溪的洪水侵袭,先民就开挖了“纵浦横塘”的水利体系,利用洪水挟带的泥沙修筑塘埂,然后在塘中养鱼,埂上种桑,以桑养蚕。
 
  “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循环系统,几乎无污染,所以当地的外河水质良好,适宜缫丝。”叶明儿说,南浔是近代著名的丝绸产地,以当地的辑里村为代表,所生产的“辑丝”曾在1851年获得了首届世博会金奖。这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今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从15项增加至18项,居世界首位。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雨养农业系统,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当地山区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而石堰梯田为陡坡种田创造了条件,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既给当地人提供了稳定生计,也为这个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区打造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的样板。
 
  涉县梯田不仅种出了远近闻名的核桃和花椒,还有小米、玉米、大豆、黑枣及其他农林产品。当地人采用多种作物轮作,形成了“藏粮于地”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技术和“节粮于口”的生存技巧,既满足了自身生存发展需要,也留下了壮丽的梯田景观,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叶明儿总结说。
 
  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

  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农业科技相辅相成。要让老百姓依托农业文化遗产,从吃饱到吃好。农民收入提升了,产业发展了,参与性自然就提高了
 
  青田县是著名的侨乡,如今,在罗马、马德里等欧洲大都会的超市里,青田华侨也能买到老家的新鲜田鱼,一解乡愁。这其中归国创业的青田华侨金岳品等人的一份功劳。
 
  2011年,金岳品与几位农户合伙,在家乡成立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打造了2000平方米的田鱼育苗基地和40多亩的稻田养鱼基地,办起稻谷育种烘干、田鱼加工点,推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增收。
 
  金岳品还发明了手提袋式和背包式样的便携真空袋。在贮水的真空袋里,田鱼可以活上100多小时,坐着飞机到欧洲完全不成问题。
 
  “传统的农业遗产也需要科技创新注入活力。”李怡乐说,这几年,稻田里设置了智能感应器,通过数字化的监测设备,帮助农民监测稻田肥力和病虫害状况,以及田鱼的生长质量,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增产增收。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时,并不是要它一成不变,而是提倡活态传承,创新传承。”叶明儿说,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农业科技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他在湖州引种“红美人”柑橘时,就从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中得到启发,建立起了“橘园生草,草喂湖羊,羊粪肥橘”的循环模式。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也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发展中的遗产,不必和现代农业相对立,像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现在也引入了不少农业科技。现代农业也可以从农业文化遗产中汲取绿色环保的理念。
 
  闵庆文回忆,最初与专家组一同造访青田县方山乡时,当地的农民们都很惊讶。“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在稻田里养鱼的,怎么就成了文化遗产呢?”
 
  “当时,他们并不能十分懂得稻鱼共生系统的真正价值,只知道稻田里养的鱼很好吃,连鱼鳞都可以吃,红色的鱼还挺好看。”闵庆文回忆说,“我们跟他们解释,让农民们重新审视这些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建立文化自觉和自信,意识到稻鱼共生是个宝贝。”
 
  闵庆文认为,活态的、综合性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两大显著特征。“一方面,农业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承载着先人智慧沿用千年,至今仍福泽一方,是当地居民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它融合了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方面特征,兼具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和传承文化等多重功能。”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我们不是要求保持过去的状态,而是要重视遗产中的农业物种资源功能,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以及重要的农业种植经验和技术。”闵庆文补充说,发展是最大的保护,要让老百姓依托农业文化遗产,从吃饱到吃好。农业遗产地农民收入提升了,产业发展了,参与性自然就提高了。
 
  近年来,诸暨借助科技手段,为香榧古树首创“数字化可追溯系统”。全市4.2万株百年以上香榧古树的生长情况、周边环境等,都有实时动态监测与跟踪管理。
 
  同时,当地推出“千年古树香榧保护计划”,推出香榧古树认养、定制服务,并引导本土企业与不同领域国际知名企业携手,研发生产香榧护肤精油、高端洗护、香榧食用油等衍生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时受疫情影响,香榧的线下销售不佳,老爸让我试试线上营销。”2020年,宣鑫灿把女儿宣杰从外地叫了回来。这一年,宣杰先从朋友圈吆喝到电商平台上,还在抖音上开设了个人账号“香榧西施”销售自家香榧。每年的下半年,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常常跟着爷爷和爸爸去香榧林里做直播。
 
  “虽然我们从小在香榧林长大,但是一直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所以对香榧采摘一开始还很陌生。”宣杰告诉记者,经过两年的直播带货,她对香榧有了更深的感情。
 
  “我家可能不止四五代人种植香榧。香榧现在还是要靠人一颗颗从树枝上采摘下来,比较辛苦。”宣杰感慨,作为年轻人,更有责任把香榧产业传承下去。”
 
  土神为“社”,谷神曰“稷”,合称“社稷”代指国家。这样的指代,见证了一个中华民族对农业的重视。今天,古老的农业文化遗产依然被这个民族珍视。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年轻人的力量。”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叶明儿建议把更多的农业文化遗产知识编写入教材,让年轻一代感受到先人的智慧,萌发出投身农业的兴趣。(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冯源、许舜达、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