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创新理论 >

《2006-2010建设创新型国家白皮书》(十三)

  • 2011-08-26 17:44
第四章  城市与企业创新模式
 
4.1  城市创新十大模式
 
    城市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中国城市的创新发展特色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十大模式:成都模式、西安模式、青岛模式、南宁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南京模式、石家庄模式、昆明模式、哈尔滨模式等。
 
 
4.1.1  成都:田园国际城市
 
    成都在城市形态和发展水平上,是超大型、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是符合田园城市理想、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人在园中”,二、三圈层是“城在园中”,中心城区是“园在城中”,把城市和农村两者的优点都高度地融合在一起,让广大城乡群众既享受高品质城市生活,又同时享受惬意的田园风光。成都固有的一、二、三圈层经济地理格局会进一步淡化,未来成都的“主城区”将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系统,无论是市场建设、政策配置还是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的共建共享,都将完全实现同质化。而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引导下,在下一阶段,一、二圈层完全实现一体化、同城化将是大势所趋。
田园城市不仅指城市文化中所蕴含着厚重、神秘的中华文化资产,也同时葆有现代化大都市的意涵,另一方面更是点题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方向。田园城市为全体市民带来更全面的福利,田园城市非常强调城乡一体,强调城市和农村差距的缩小。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可以提升成都的城市功能。实现跨越发展,可以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城市集群化、技术现代化、生态低碳化,实现城市功能以及产业升级,使得工业化在部分方面一步直接跨越到工业化后期。这样的一个跨越,可以直接影响成都在全球城市价值体系中的位置。
 
4.1.2  西安:文化遗产特区城市
 
    西安历史源远流长,世界知名的大、中、小型文化遗产分布于以西安为中心的市区周围。西安市内、郊区、地下、地上都有品种繁多的文化遗产遗存,堪称一座天然的“立体历史博物馆”。发展文化遗产事业是西安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命脉线。西部大开发战略两个首要议题就是西部环境治理和文化资源优化。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率先在全国建立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西安文化遗产资源永续利用,推动西安文化遗产健康发展,使西安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部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西安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把文化遗产的特有规律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使文化遗产发展具有规范性、持久性和扩展性。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可持续发展体系更加具体化。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西安文化遗产资源越来越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将成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西安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系之一。
 
4.1.3  青岛:蓝色经济核心(先驱)城市
 
    青岛确定了建设“蓝色经济区” 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蓝图,依托海洋科技教育及资源禀赋优势在发展战略布局海洋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带动优势产业培育和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快实施,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
 
 
 
4.1.4  南宁:东盟合作前沿城市
 
    位于中国东盟合作前沿的广西南宁市,紧紧抓住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以及中国东盟合作走向深入等机遇,提出构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科学发展新思路,实施多项措施助推和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自二OO四年举办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在博览会举办地南宁达成多项共识,形成多个机制,开辟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渠道。黄方方表示,“南宁渠道”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稳定的沟通渠道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助推器”。南宁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接合部,是中国南方离边境最近的省会城市。年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构想的推进,一连串历史机遇更把南宁推上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宁将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其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和前沿地位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南宁市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进“中国绿城”建设,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十大最美城市”等荣誉称号。随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汽车拉力赛、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等赛事的长期举办,南宁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4.1.5  上海:改革开放前沿城市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其中大部分属汉族江浙民系,通行吴语上海话。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在2010年成功举办精彩、难忘的世界博览会。
 
 
4.1.6  深圳:全面开放城市
 
    深圳市,又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发扬“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特区精神”,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2008年度排名显示,深圳位列第二。
 
 
 
4.1.7  南京:智慧城市
 
    南京是江苏省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中心,是中国经济中心区域的重要枢纽城市。近年来,南京市的定位从原来的“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调整为“长三角承东启西的中心城市”,规划了创新驱动,精明增长,名城导向和协调发展战略。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在论坛上表示,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南京现代化建设,大力推动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环境建设。经过多年前期工作,现代新南京规划初步形成。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为南京这样的传统名城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新机遇。借助“物联网”,有利于南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打造中国智慧型新城市。
 
 
4.1.8  石家庄:环首都经济圈先导城市
 
    作为一个“内陆、新兴”的省会城市,石家庄市既没有基础性资源优势,也没有沿海等区位优势,作为一个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城市,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并不能使城市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石家庄的区位优势,是这所城市创新发展的最大亮点,石家庄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支点,在接受京津产业的辐射方面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京津冀区域城市群中的重要核心城市之一。省会城市优势与京津冀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城市区位优势,将促进石家庄作为京津冀区域第三增长极的形成。
 
 
4.1.9  昆明:西南地区“桥头堡”战略城市
 
    2010年,昆明市相继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等称号,达到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基本条件,国家科技部将昆明市列为第二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昆明成为全国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了国家轨道。昆明的创新实践,着力于实施绿色发展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桥头堡”建设科技创新、现代旅游创新、产业提升创新、新兴战略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等七大重点创新行动。最具昆明特色的创新领域是民族文化创新、“桥头堡”建设科技创新和现代旅游创新,“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让昆明当仁不让地伫立在中国西南门户的位置,把云南昆明建成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创新昆明的长远方向。
 
 
4.1.10  哈尔滨:对俄发展前沿城市
 
    2010年初,科技部批准哈尔滨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家。哈尔滨集中力量实施城市战略创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能级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对外开放拓展和科技惠民支撑等“六大创新工程”,立足东北部地区独特区位优势,以对俄罗斯科技合作为重点,建设哈尔滨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服务基地,强化对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孵化功能,把“哈科会”打造成知名国际科技展会,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程,形成对俄俄罗斯科技合作高地,带动哈尔滨市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4.2  绿色创新城市排名
 
    在城市从规模增长到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创新能力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一个关键。而有效的人才机制与产业、资本的良性结合、综合创新能力、绿色指数,决定了城市创新能力。
 
 
 
    从排名结果看,我国创新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沿海地区,以南部沿海地区为主,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基本没有城市入围创新城市排名。而创新城市主要集中的地区,一般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都很高。城市的创新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4.3  典型创新企业分析
 
    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系统地完成与创新有关地各项活动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技术创新,企业能否将科学的概念转化成为可以使用的产品,并且生产、制造和提供给消费者,其次,营销创新,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否能被用户认可,企业能否有效地说服用户接受自己的产品,第三,企业是否能有效地管理研发、制造、营销的过程,并获得一定的回报。
 
    长期以来,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着我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国际大力倡导和扶持国内企业发展创新。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企业申请的专利达到39.4299万件,约占同年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40.4%。作为创新发展的主体,中国企业纷纷从自身做起,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从生产、技术研发、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创新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从中国创新企业典范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分析,运用专家评估法做出定性评估,涉及新能源、通信、互联网、房地产、电子、传统制造业、传媒等各个行业,创新具有管理、营销、技术研发、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创新优势。这些企业的创新成果体现了现在中国企业整体的创新精神。
 
 
 
 《2006-2010建设创新型国家白皮书》由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