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创新风采 >

每天增"创客"680人 "创业之城"成都是怎样炼成的

  • 2016-06-27 14:28

 

 

近日,在“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参展的儿童陪伴智能机器人在与观众互动。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以休闲和旅游著称的成都,正在全力打造自己的另一个标签:创业之城。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计注册超过百万户市场主体,每10个户籍人口即有一户

  手机上的“拍照神器”Camaro360、运动软件咕咚……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产品和品牌,“原产地”都在成都

  成都人把日常去的茶馆,也打上了创业标签,形成了“北有创业咖啡,南有创业茶馆”的局面
 
  11年前,辞去通用医疗全球副总裁的海归科学家邹学明,带着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技术准备回国创业时,几乎同时接到北京、上海抛出的橄榄枝。经过21天的考察,他的团队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成都,创办奥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打破了欧美国家在超导核磁共振设备制造上长达30年的垄断。
 
  两年前,从阿里离职的大数据专家徐晓晨,从北京到成都旅游,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做食品溯源的本地人刘川江。受成都创业氛围的感染,徐晓晨放弃了自驾去西藏的计划,举家迁到成都,和刘川江一起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以食品溯源为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源本生鲜。
 
  邹学明是东北人,徐晓晨是山东人,他们和更多的来成都创业的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蓉漂”。“做安逸的蓉漂”,是成都在世界范围内招揽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口号。
 
  以休闲和旅游著称的成都,正在全力打造自己的另一个标签:创业之城。
 
  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计注册超过百万户市场主体,每10个户籍人口即有一户;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天新增“创客”680余名。浓厚的创业氛围、迸发的创业热情,让成都成为耸立西南的“双创”高地。
 
  “中国创业最热的地方”之一
 
  “如果选3个目前中国创业最热的地方,一定有成都一席。”被业内称为“创业教父”的创业家传媒董事长牛文文这样说。
 
  现在到成都去,最先闯入眼帘的,不是茶馆、麻将桌,而是满大街的创业标语:“成都创业,创业都成”,还有央视密集播出的城市广告:“创业之城,圆梦之都”。走在成都街头,随时都可能看到“创客咖啡”的招牌,以及大大小小的众创空间和创业学院。
 
  在成都市的支持下,邹学明的“奥泰医疗”购地128亩,建起宽敞的厂区。很快,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款超导核磁共振设备。2013年10月,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新一代1.5T超导磁共振设备,卖到了美国马里兰州的医院。
 
  邹学明说,当初选择成都,成本低当然是一个加分项:“我们属于高科技装备制造业,需要较大的厂区和土地,相比之下成都的成本要低得多。我们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如果在北京上海,可能买不起房,但在成都可以买别墅。”
 
  当然也不是只看成本,还得有创业的环境和基础,“成都周边的绵阳、德阳都有很好的高科技制造业基础,电子科大、西南交大也能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端人才。而且成都这个城市,人才稳定性很高,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选人,更愿意要四川出去的人,因为这些人有个共同点,无论在外面发展得如何,早晚都要回来的。”
 
  徐晓晨的合作伙伴刘川江就是“早晚都要回来”的四川人。之前从事食品溯源工作,让他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们共同创办的源本生鲜,力图打造以食品溯源为特色的电商平台,一头联系农户和供应商,一头瞄准学校、医院、酒店、餐馆等对食品安全非常敏感的用户,同时向政府部门提供食品安全和价格方面的数据。
 
  2014年公司创立,从第一笔27.5元的订单,到现在每天成交额400万元-500万元,发展飞快。良好的市场前景,不仅为他们带来了两轮5000万元的融资,还吸引了知名互联网大佬的加盟。从阿里巴巴副总裁位置上离职的大数据专家涂子沛,刚刚成为公司股东和首席战略顾问。
 
  众多创新品牌的“原产地”
 
  手机上的“拍照神器”Camaro360、运动软件咕咚、旗下手游曾打败“愤怒的小鸟”的尼毕鲁、在2009年就提出“人的共享经济”概念的人人快递……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产品和品牌,“原产地”都在成都。
 
  这些成都本土创业公司,起步可能就在成都的居民楼和大大小小创业园的格子间。在诞生了咕咚、尼毕鲁的天府软件园,累计入驻项目已达888个,目前正在孵化的团队264家,每天都有数百个创业故事在上演。
 
  而另一家民营的老牌孵化器天府新谷,集合了近700家创业企业、13000多个创业人。其中包括已经成功走出去的Camaro360、铁皮人等创业团队。
 
  在整个成都,目前这样的众创空间有193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1家,占全国的4%。
 
  之前在盛大公司工作的创业者曾贤儒,在上海、北京都曾工作过,现在在成都运营一家小型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和创业辅导。他说,前两年来成都,发现这里和北京、上海已经差不多了,到处都是创业咖啡馆,大家都在谈论创业、融资,感觉可以留下来做点事情,就卖掉了北京回龙观的房子,到成都创业。
 
  曾贤儒说,创业也会互相感染的。和他一起来成都的妻子,看到他的创业热情,也辞去工作,拉起3个人的团队,做起了“订制早餐”的创业项目。
 
   “菁蓉小镇”管窥“创业之城”
 
  在与成都高新西区毗邻的郫县一个小镇,目前已聚集了1万余名像曾贤儒这样的创业者。很多人想不到,这个因李克强总理近期造访而闻名的小镇,原来只是富士康的生活配套区,在鼎盛时期,曾住着8万多名流水线上的工人和生活服务人员。
 
  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转移,企业用工大量减少,剩下的员工只有3000余人,政府投入巨资建设的房屋大量闲置。
 
  在“双创”战略被提升到重要地位以后,郫县决定把这些闲置的房源利用起来,把传统产业制造的空心区,就地“置换”为创新创业基地。
 
  短短一年时间,一个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小镇初见雏形。这里原来的行政区划德源镇已经很少被人提起,更多人只知道它的别名,“菁蓉小镇”。
 
  一踏上菁蓉小镇的地面,就会被这里浓厚的创业氛围感染。镇中心的大屏幕上,马云、柳传志、乔布斯的巨幅画像顶天立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创业者;道路上压路机正在加紧施工,改建扩容;富士康职工原来的宿舍楼上,密密麻麻挂满了五颜六色的LOGO,每个格子后面,就是一家创业团队。
 
  一开始,菁蓉小镇对创业者的行业领域并没有明确定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愿意过来的都欢迎。经过一年时间,开始逐步明确主攻方向,政府开始有意识对业态进行引导,形成大数据服务、虚拟现实(VR)、无人机、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主要产业。
 
  目前,已有1万余名创业者入驻菁蓉小镇,既包括归国从事VR创业的“千人计划”专家,也有从北京慕名而来的著名孵化器,还有更多像曾贤儒这样带着项目和团队来的创业者。预计到明年底,这里聚集的创业者将达到3-4万人,接近鼎盛时期居住的产业工人的一半。
 
  分管“双创”工作的郫县县委宣传部长陈晓平,经常泡在菁蓉小镇的“光谷创客咖啡”,喝一杯创业咖啡,好奇地试戴创客的VR眼镜。他告诉记者,除了利用好本地的空置房源免费提供创业场地,郫县财政每年还拿出5亿元,以基金、补贴的形式投入创新创业。
 
  陈晓平回忆说,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来到菁蓉小镇,现场问一个女创业者“为什么到菁蓉镇”。这位创业者说,因为这里环境好、政策好、气氛好。陈晓平认为,创业者随口说出的几个“好”,是对菁蓉镇创业生态的最好肯定。
 
  高校里的“创业学院”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另一个创新创业重镇。在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学科应用性本来就很强,历来就有创业传统。但过去受制于政策等因素,很多创业都是自发零星的,有的还要偷偷摸摸在地下进行。
 
  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电子科技大学,由成都市领导直接倡议,将原来的创新创业中心升级为跨学科的创业学院,实现了创新创业课程全覆盖,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创业教育,并对有创业意愿且适合创业的学生,在资金和创业辅导上提供扶持。
 
  目前,除了本校科学、经管等方面的师资,俞敏洪、盛希泰等创投大佬,都是创业学院的指导老师。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晓蓉介绍,在这个培养了创业偶像丁磊的大学,目前有学生创业团队400个,基本以自主研发的技术为依托,拥有专利100多项,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注册的就有40多家。
 
  其中,由电子科技大学“80后”教授、著名大数据专家周涛出资1.2万元与他人合办的大数据公司,成立不到三年就被厦华电子出价18亿元收购全部股权,周涛个人持股价值近2亿元。
 
  创办“中国版脸书”面聊的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马天琛,在去年底带着自己创办的“成都泰聚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全国高校在校生创业上市“第一股”。作为一直支持学生创业的学校代表,申小蓉也被邀请参加了挂牌仪式。
 
  在距离电子科大不远的一处写字楼,宽敞的两层是免费提供给本校学生的创业孵化基地,十几个创业团队正在这里忙碌着。学生的创业项目,既有科技含量很高的运动机器人,也有非常实用的婴儿纸尿裤监测仪。
 
  谈到为何要在高校对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参与该校创业学院课程设计的电子科大经管学院副院长李平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游泳,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要当游泳运动员,但学点水性总有好处。就像一群人都跳到河里游泳,可能有人一开始方向就错了,有人可能游到中间没力气了。创业教育就起到教练的作用。而且,把创业可能犯的错误或失败放在学校,也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真正把“双创”当事情做
 
  地处内陆的成都,在传统印象中,是闲适、安逸的,因而有“少不入川”之说。
 
  在创新创业上,成都原本并没有明显优势。是什么使休闲之都变身“双创”热土?
 
  在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小斌看来,这座城市在发展战略上的正确抉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把创业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抓手,成都认识高度统一,推进的力度也很大。”2015年成都推出“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有一个共识,“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在成都做企业已十余年,奥泰医疗董事长邹学明能明显感受到成都创业氛围的升温。“感觉成都真正把‘双创’当事情做,真正在推动国家战略落地,成都的领导也很熟悉一些重要的科技前沿和顶尖人才,对我们的支持非常大。”
 
  “以前科技局并不算很热的部门,只要搞好项目审批就行了,现在要经常站在前台,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丁小斌现在最大的感觉就是忙。
 
  丁小斌,这位科学家出身、拥有博士学位的科技官员,对创新创业的规律有清晰认识。丁小斌认为,培育创新创业环境,政府关键要解决“人”和“钱”的问题,然后是搭建平台、提供载体。除此之外,就是推动政府自身改革,解决知识产权转化上的政策阻碍。
 
   “人”:像猎头一样全球“找人”
 
  成都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53所高校、30家国家级科研院所,科教资源排名全国第六,似乎并不缺人才。但丁小斌说,人才是会流动的,要想办法留住人才,吸引更多的英才,就必须通过改善政策和制度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让成都看起来像个敏锐的“猎头”。从2011年开始,市本级财政每年拿出1.2亿元专项资金,带动各区(市)县配套扶持资金11.5亿元,全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并计划设立总额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截至2015年底,成都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9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135.5万人,居中西部城市前列。
 
  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正在带来倍增效应。引进人才创办的蓝光英诺公司,研发出全球首台3D生物血管打印机;飞阳科技公司建成中国首条产业化的平面光波导晶圆加工线,领跑“中国光芯”;美幻科技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已成功预警多次较大地震,并成功打入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一线科技人才也在向成都聚集,更多在外发展的成都人开始回流。“人人快递”CEO谢勤说,招不到高层次技术人才,曾是他们最大的困扰:公司网上平台想开发一个微信支付接口,结果到了预定时间技术人员迟迟搞不出来,急得冒火;开发一个新版本,上线后一堆BUG(漏洞),最严重的时候,上线当天有三分之一用户卸载,非常可怕。
 
  “但这两年好了,特别是去年开始,成都的人才优势逐渐显现,北上广很多人才回流,包括我们公司也引进了很多大数据的优秀人才。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谢勤介绍,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聚美优品、京东、菜鸟等北上广的知名企业,也在考虑把研发、管理等部门转移到成都。
 
  “钱”:让“聪明的钱找到聪明的项目”
 
  “钱”是另一个大问题。没有资本助推,很多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只能停留在创意和构思阶段。但以前,在北上广深等城市非常火爆的天使投资、大型基金,在成都还难觅踪影。
 
  “像我们这样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可抵押的有形资产较少,以往我们从传统的银行渠道很难融资。”成都泉源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灿说,去年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融资过程中屡屡碰壁。得知企业需求后,成都高新区的政府天使投资基金对公司进行股权投资300万元,2015年8月底,泉源堂成为四川省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医药电子商务公司。
 
  为缓解创业者融资之“渴”,成都市先后设立2.5亿元的市科技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1亿元的青年大学生“创业贷”等债权融资产品,2015年为200余家企业提供信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近5亿元。
 
  在民营创投机构新谷投资董事长王明新看来,政府投资只是个引子,要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民间投资投向创新创业。
 
  为了让“聪明的钱找到聪明的项目”,2015年2月开始,成都启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搭建“菁蓉汇”平台,市领导、校领导亲自站台,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现场对话,资本与“知本”加速对接,越来越多的“草根”创业故事开始上演。
 
  如今,熊晓鸽、俞敏洪、盛希泰这些国内外知名投资人,已经成为成都的常客。国内最大单只人民币天使基金洪泰基金,在成都成立了北京之外首支子基金,还于近日在成都首发国内第一支专注智能硬件创业的天使基金——洪泰智造基金。
 
  现在,成都已经成为风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仅成都高新区就有500家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超过800亿元。
 
  “创业茶馆”香飘蓉城
 
  接受采访的成都市领导和创投机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创业生态。创业生态是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有人有钱,还要有创业的氛围和习惯,有适合的载体和平台。
 
  除了有创业者聚集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如今在成都,各种冠以“创业”字样的茶馆、咖啡馆、写字楼随处可见。中心城区的一些老街区和老建筑,也被改成了有地方特色的众创空间。
 
  成都人把日常去的茶馆,也打上了创业标签,形成了“北有创业咖啡,南有创业茶馆”的局面。
 
  成都著名的“蓉创茶馆”幕后老板王明新说,“不要以为成都人喝茶只是为了消遣,茶馆也是生意平台,小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在茶馆喝盖碗茶、谈生意。”
 
  现在的蓉创茶馆,不仅可以交流创业想法,还举办各种创业分享、路演和创业大赛,投资者和创业者直接见面,现场就可以交易。茶馆“前店后厂”,背后就是30多万平方米的创业空间和孵化器,提供从选苗、育种、孵化,到融资和创业辅导等一条龙服务。
 
  王明新是成都最早做孵化器的民营企业家,1994年从一家学校离职创业,做的就是高校成果转化的创业服务。“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孵化器,以为是孵小鸡的,还问我们鸡笼卖不卖。”20多年做创业服务,坚守不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有人劝他改行做商业地产,他没有动摇。如今,赶上了实施“双创”战略的好机遇,天府新谷第一批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是其中少有的民营孵化器。
 
  “成都的创业者表面很休闲,其实很能战斗。北京创业者喜欢喝咖啡碰撞思想,老成都喝茶谈生意,很多大生意都是在茶楼谈成的。”王明新说,“谁说休闲之都就不能是创业之城?”
 
   创业者的新期待
 
  “四川人确实喜欢休闲、安逸,但绝不封闭保守,从都江堰、交子,到最早使用天然气,都说明四川人骨子里就有创新创业的基因。”丁小斌说。
 
  有人评价成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把工作和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地方。“人人快递”CEO谢勤认为,成都人开放包容,接受新鲜事物快,也有消费能力,这对创业者都是有利条件。
 
  不过,一旦投入火热的创业大潮,就很难“休闲”了。谢勤原来从事物流咨询和设备生产,刚过30岁名下就有了六七家公司,已经准备“退休”享受生活。但在发现了“人的共享经济”新模式后,就进入了连轴转的创业状态。“移动互联网创业,是和全世界的对手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怎么休闲得起来?你得对投资人和团队负责。”
 
  谈到对成都政府部门的期待,接受采访的多位企业家和创业者认为,目前成都创业的热情已经点燃,政府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重点放在营造创业生态和提供政策供给上。
 
  行政审批,是最需要“做减法”的地方。成都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放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等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目前,成都的企业可在窗口一站式办结工商登记手续,最快一天就可以领到营业执照。在经历了10余次“瘦身提速”后,成都现已成为审批事项最少的副省级城市之一。
 
  在创业服务和投资领域,王明新建议,政府主导的投资基金和孵化器,要做到“但求所在,不求所有”,也不要包打天下,应该发挥引领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发挥资金的放大作用。另外,政府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要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对民营创投企业一视同仁。
 
  需要更大突破的,是创新成果的确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为激发科研人员活力,2014年以来,成都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实行高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分配权“三权改革”。西南交通大学黄楠教授,成为学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后受益的第一人。“原来,我们的职务发明专利权100%归学校,改革后学校划出了50%给发明人团队。”
 
  2016年6月,成都又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十条”,在国内首次触及科技成果的所有权问题,明确发明人可享有科技成果转化不低于70%的股权。同时,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在职创办公司。
 
  对此,接受采访的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都感到很振奋,预计这将带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热潮,过去偷偷摸摸的地下创业者,也有望“转正”。
 
  不过,多位高校管理者也表示,毕竟成都提出所有权问题在国内尚属首次,而且高校上面还有教育部门管着,“成都新十条”要真正落地,还需要更高层面的支持和确认。
 
  打造创业之城“三步走”施工图
 
  政策出台速度明显加快,敢于突破的改革举措,是对创业者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回应,背后是成都打造创业之城的坚定决心和清晰蓝图。
 
  去年,成都市领导在考察“双创”时,有企业提出,广州有广交会、深圳有高交会,成都还缺少一个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展示和交易平台。于是,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大会(“创交会”)的筹办随即提上正式日程。仅用了三个月的筹备时间,首届创交会于2015年11月成功举办,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企业参会、达成交易额53.2亿元。
 
  今年6月24日,第二届成都创交会正式开幕。3位诺奖得主将齐聚成都,现场解读引力波、人工智能、新光源、精准医疗,分享投资行业最新趋势;超级高铁“胶囊列车”、家庭智能机器人“小白”、最热门无人机Lily等将亮相蓉城;“外籍人才招聘会”首次走进西部,吸引300余名外籍人才到成都应聘。在吸收第一届创交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此次创交会更加国际化、高端化,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首个全要素展示交易平台。
 
  全球性创交会的举办,是成都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施工图的重要一环。在成都市的决策者看来,在创新创业上,成都面临空前的机遇,不仅立足西部和中国,也与世界上其他先进城市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国家搭建了‘双创’这么好的平台,地方政府不能坐在旁边当观众,而要跳到舞台中央,力争当主角。”成都市有关负责人说,成都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不是搞花架子,以文件落实文件,而是基于城市发展内在需求,真正推动国家战略落地。
 
  今年3月,《成都市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出台,确定了“三步走”的施工图:到2017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到202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到成都创业去!向你招手的,有茶馆,更有这“施工图”。(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丁永勋、李倩薇、孙琨)